Board logo

标题: 疑难故障是怎么形成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刘长军    时间: 2010-5-23 23:26     标题: 疑难故障是怎么形成的

本帖最后由 刘长军 于 2010-5-24 01:50 编辑

提到疑难故障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近来我就一直在想,究竟什么才算是疑难故障,疑难故障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我认为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本不在机器本身产生了多么大多么怪的故障。为什么要怎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就在于大多数维修人员都不重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也就谈不上如何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了。因此在实践维修中盲目性从动性就很大,只是一味的换件,毫无思路性可言。待到能换的都换完了,那么一个疑难故障也就这样的产生出来了。对于电子产品的维修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其实这个并不难,想想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万用表,这不是很明白吗?无非就是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嘛!再说的上纲上线一点,研究的不就是欧姆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嘛!大家应该对这两个定律是不陌生的,但是一到实践应用中怎么就不会了呢?仔细思虑之下发现这里面存在着这两个问题,一是思路太窄,二是教条主义严重。正是这两个问题存在的根深蒂固,也就导致了一些维修人员在思想上保守和懒惰,甚至还有一些人自我安慰的话说理论和实践是由差异的。
真的是这样的吗?那就让我们来看两个近期咨询量很高的问题,看看是不是真的理论和实践就不能结合。
[attach]176885[/attach]
上面这个图是一个液晶电视逆变器的部分截图,该部分电路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逆变器损坏,这个电路一共使用了四只逆变器,那么我们如何快速判断是哪个逆变器出现故障了呢?很简单!我们先看看其中一个逆变器的组成。以T804为例,它的组成是由电容C900和T804的初级绕组串联的,很明显这就是一个串联谐振回路。假如是T804出现匝间短路,其必然会引起电流增大而电压降低的情况,那么电压会降在哪呢?对了,就会降在电容C900两端。因此我们判断是不是T804出现短路只需要测量C900两端的交流电压就可以了。经过验证,正常时C900两端的菇滴?-7V,T804出现匝间短路时,则C900两端的压降可达20-25V。这样做不是更快捷更有效的方法吗?这不就是欧姆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吗?所以说在学习和实践工作中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说上面这个事例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的话,我们就再来看一个事例。
[attach]176886[/attach]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538的液晶电源,这个电源烧背光驱动电路是一个常见问题,但就是这个常见的老问题却难住了不少维修人员。什么问题呢?就是开机瞬间背光亮一下然后保护。让人茫然的是坏件都换新了为什么就好不了呢?其原因很简单,就是限流电阻RE036的阻值选取不当。有人说我就是按照原机阻值装的啊,没错,但是大家在这里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电阻的材质也是影响其阻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原机装用的是精密的金属膜电阻,因此其稳定性很高,而我们现在市场上买到的都是普通电阻,虽然用表测阻值并无异常,但是去忽视了电阻的稳定性和其阻值的偏差问题。根据欧姆定律,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所以当这个电阻阻值偏大的时候,就会引起压降增大,从而导致开关管提前截止,使输出功率下降而产生保护。当这个电阻阻值偏小的时候又会造成开关管过流引起保护。知道了这个故障的成因那么解决方法是不是也就很明白了。这同时也证明了一句名言,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通过上面这两个故障事例的讲解,大家是不是感到了我们平常忽视了的基础知识太多了呢?对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的是不是太少了呢?什么是疑难故障,如果才能避免人为的产生疑难故障,这是不是因该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呢?

作者: 大众家电制冷    时间: 2010-5-23 23:43

本帖最后由 大众家电制冷 于 2010-5-23 23:49 编辑

说得很好我也觉得疑难故障是出在人身上!而不是机器。(主要还是理论知识不行,对机器的信号流程分析不够透彻)以后还要向本家刘师傅多加学习新知识
作者: 海军电器修理    时间: 2010-5-24 00:37

我在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维修技术也是怎么炼成的》,不错!顶一下!!!
作者: tzc    时间: 2010-5-24 01:44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愧是刘总工程师
作者: 流行飞电    时间: 2010-5-24 02:05

看过贴后,维修真的离不开最基本的东西,电压,电流,阻值,参数。。。。。。
作者: 龙人家电    时间: 2010-5-24 06:39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理论指导实践,多谢刘总名人指路。
作者: 湖上居士    时间: 2010-5-24 07:51

好文章顶一下,让更多人年到。
作者: xyf    时间: 2010-5-24 08:26

本人水平低,看不大明白,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于人本身,所谓“疑难”因人而异,对于同一故障,有的人认为“疑难”,而有的人认为“小菜一碟”,目前搞维修还是以经验为主。
作者: 谭飞    时间: 2010-5-24 08:48

我文化很低..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故障愈多师父搞不好到最的师父就愈好搞...
作者: 邓=    时间: 2010-5-24 17:49

好东东顶一下
作者: 飞跃蓝天1    时间: 2010-5-24 18:31

家电维修这行平时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单打独斗的维修人,资料奇缺,各厂家对资料的保密,顶!!!!
作者: 黄德义    时间: 2010-5-24 18:31

讲得好,不断地学习成长。
作者: 吴勇    时间: 2010-5-24 18:48

楼主说得太好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作者: 恒隆维修    时间: 2010-5-26 13:30

只要是资料少,多些刘师父就好了
作者: 木阳    时间: 2010-6-4 20:51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作者: 罗玉婷    时间: 2010-6-7 19:02

高手的经验之谈,
作者: 许磊    时间: 2010-6-17 09:57

经典啊,学习了!!
作者: 田西强    时间: 2010-6-17 10:37

经的多了.见的多了也就精了,精练了也就没有困难可言了。感谢刘师傅的原创教才!
作者: 邹国杰    时间: 2010-6-19 01:33

讲得好,刘长军 老师,你能多发一点这样的贴子吗?要是那样的话多好呀。谢谢,看了我太中用了谢谢
作者: 蒋元    时间: 2010-6-19 02:38

说的太好了,一定好好学习
作者: yaj321124    时间: 2010-6-25 22:17

学习了!
作者: 捷诚    时间: 2010-6-25 23:31

文笔不错,技术好牛呀
作者: 钟华    时间: 2010-6-26 12:29

说的就是好呀.看来你的理论功夫真的是不错呀.
作者: 于人家电    时间: 2010-7-11 08:50

本帖最后由 于人家电 于 2010-7-11 08:59 编辑

1,LC串联谐振回路也是欧姆定律?那么Q值呢?谐振频率与谐振时及失谐时情况又如何分析?
2,“所以当这个电阻阻值偏大的时候,就会引起压降增大,从而导致开关管提前截止,使输出功率下降而产生保护。”应是提前达到门限值而截止保护,不是使输出功率下降而产生保护吧。
以上愚见,还斧望正
作者: 石景振    时间: 2010-7-11 09:42

谢谢分享
作者: xjtian888    时间: 2010-8-2 21:56

佩服佩服!!!!!
作者: 林春宇    时间: 2010-8-2 22:09

我也来顶一下吧,
作者: 永春家电    时间: 2010-8-2 22:16

同意楼主一件   有时候疑难故障   查清楚后才发现其实很简单   就是没发现
作者: 邬勇    时间: 2010-8-2 22:19

高手呀。。。象我等混饭的实在是没脸见人了啊
作者: 金虹家电维修    时间: 2010-8-2 22:24

说得很好、顶
作者: 邓树桥    时间: 2010-8-2 22:32

刘总的分析很好,本人是业余维修的,多数是从经验进行维修,知识分析不透彻,维修时间长。我看过别人维修一台难修的机刚十多分钟,就是技术问题
作者: 焦哥    时间: 2010-8-3 00:17

精辟,高论,值得学习,希望在论坛上有原理讲解这个版块,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做到精益求精的维修
作者: 数字心    时间: 2010-8-16 08:27

看了刘总的话,我想我们想要吃好维修的这碗饭,还要更上一层楼的给自己充电啊!
作者: 杨伟国    时间: 2010-8-16 09:02

家电维修这行平时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单打独斗的维修人,资料奇缺,各厂家对资料的保密,顶!!!!
作者: 午夜电工    时间: 2010-8-16 09:13

我也顶一下 好文章
作者: 书院家电维修    时间: 2010-8-16 09:38

再没什么溢美之词了
佩服!五体投地
刘老师荣升版主,工作繁忙,是不是能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给我们多讲讲这样的课
作者: sczjxlag    时间: 2010-8-16 10:04

感谢版主的经验分享,看了版主的电路分析,对液晶维修了解了一些,也知道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平时在空闲时候还是多温习一下基础知识
作者: 理想风帆    时间: 2010-8-25 10:44

以后还要向本家刘师傅多加学习新知识,顶一下
作者: 楚天非凡    时间: 2010-9-5 10:59

学习了................................
作者: 大三少    时间: 2010-9-5 11:08

不错。。。。。。。。。。
作者: 破浪    时间: 2010-9-6 00:37

理论加实践,这是家电维修工最好的方向,同行基本都知道,但做到、并做好的 又有几个!
说来惭愧,楼主(刘师傅)所说的第二种情况我就碰上过,我没处理到位,现在才知道原因,觉得对不起用户,更对不起自己
我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维修工(从当学徒到现在快有5年了),从小家电入门、两年前开始学修电视、由实践中模索理论,说实话走了很多弯路,也比有理论的师傅们多花至少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才有了现在一丁点的水平,在看刘版主的这张贴子前还觉得自己在圈子里(本地)水平也算过得去了,现在才知道还差得太远·!
看完刘版主的贴子后,让我想起了三年前我和一个用户(此用户拿了一台两个维修店没修好的电磁炉来修,故障记不太清了,我用了半小时修好)的对话:  用户说:师傅的技术真棒,一定是老师傅了!  我笑着说:那里,我只是一名学徒。 用户说:师傅太谦虚了,我这台电磁炉两家维修店都没修好,你一会儿的工夫就修好还会是学徒!  我平静的说:我说的是真的,因为我一直把自己当做学徒看待(这确实是我三年前的心态)。
在后来的时间里我把这句话忘了,是刘版主让我想起这句话,我相信只要我还在做维修(无论是家电还是其它),一定不会把这句话再忘记,而且付之以实际行动!
作者: 刘文雄    时间: 2010-9-6 21:21

好文要顶!
现在好多的年轻人只追求速度与效益,不愿意花太多时间熟悉基础理论,所谓的疑难故障自然是越来越多了。。。
作者: zxqoo    时间: 2010-9-8 08:07

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傅才是真正的高手。
作者: 百度电脑吧    时间: 2010-9-13 20:49

好文章啊,精辟
作者: daxiong005    时间: 2010-9-25 00:15

精彩 好文章 就是应该分享
作者: 李皓轩    时间: 2010-9-30 16:58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作者: 大学校园    时间: 2010-10-17 20:27

唉、、、、、、、,我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刘版主的造诣哦??????????榜样、楷模!真牛啊!!!!!!!!!!
作者: 张兀    时间: 2010-10-19 20:11

就是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作者: 走街串巷    时间: 2010-10-23 09:02

写的太好了,谢谢
作者: 兄弟电子维修    时间: 2010-10-31 17:58

许多疑难问题当修好以后回头再看其实是很简单的问题!总说为啥没想到呢,有时经验主义拿来主义害死人!
作者: 东方孤独    时间: 2010-11-2 22:44

讲得语重心长,这也是我们经常忽略的问题,手动得多,脑动得少,什么时候学会了独立思考,就成高人了!
作者: 白杨树维修    时间: 2010-11-11 11:10

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家电维修论坛 163DZ.COM』 (http://www.163dz.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